艾瑞隆集团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ODM厂商告诉你什么是OBM?

来源:www.irl-group.com 发布时间:2017-08-04 浏览:
  OBM(Orignal Brand Manufactuce,原始品牌制造商)。 即代工厂经营自有品牌,或者说生产商自行创立产品品牌,生产、销售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由于代工厂做OBM要有完善的营销网络作支撑,渠道建设的费用很大,花费的精力也远比做OEM和ODM高,而且常会与自己OEM、ODM客户有所冲突。通常为保证大客户利益,代工厂很少大张旗鼓地去做OBM。ODM厂商有观点认为,收购现有品牌、以特许经营方式获取品牌也可算为OBM的一环。
  
  通俗的说:A方看中B方的产品,让B方生产,用A方商标,对A方来说,这叫 OEM; A方自带技术和设计,让B方加工,这叫 ODM; 对B方来说,只负责生产加工别人的产品,然后贴上别人的商标,这叫 OBM。 解开“OEM”与“ODM”之谜 OEM一词在电脑硬件产品中简直实在是太普遍了,像OEM光驱、OEM显示器、OEM鼠标什么的。有些人甚至以为它是一个有质量保证的品牌。那么,你对OEM又有多少认识呢?说一件产品是OEM产品是否就代表信得过呢?其实,OEM与现代工业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著名的品牌商品制造商,常常因为自己的厂房不能达到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又或者需要某些特定的零件,因此向其他厂商求助。这些伸出援手的厂商就被称为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设备生产商)。如将之引申到IT领域的话,则表示那些进行代工的生产商。例如CPU风扇,Intel或AMD公司本身并不生产,它们通常会找像日本三洋公司这样的专业电机制造企业作风扇OEM生产。
  
  ODM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某制造商设计出一种产品后,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另外一些品牌的制造商看中,要求配上后者的品牌名称来进行生产,又或者稍微修改一些设计(如按键位置)来生产。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其他厂商减少了自己研制的时间。有些人也习惯性称这些产品是OEM,实际上应该称之为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商)。例如一些日本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实际上就是由台湾厂商代工生产的。事后,台湾笔记本电脑制造商只要修改某些设计细节或配件便可以以自己的品牌名称进行批量生产。原因在于它们为这些日本品牌作的是ODM而非OEM。当然,我们可以说它们都是从同一条生产线生产出来。
  
  OEM和ODM两者最大的区别不单单是名称而已。OEM产品是为品牌厂商度身订造的,生产后也只能使用该品牌名称,绝对不能冠上生产者自己的名称再进行生产。而ODM则要看品牌企业有没有买断该产品的版权。如果没有的话,制造商有权自己组织生产,只要没有企业公司的设计识别即可。
  
  在工业社会中,OEM和ODM可谓司空见惯。因为出于制造成本、运输方便性、节省开发时间等方面的考虑,知名品牌企业一般都愿意找其他厂商OEM或ODM。在找别的企业进行OEM或ODM时,知名品牌企业也要承担不少责任。毕竟产品冠的是自己的牌子,如果产品质量不佳的话,少则有顾客找上门投诉,重则可能要上法庭。
  
  所以,品牌企业在委托加工期间肯定会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但代工结束后,质量不敢保证。故此,当有的商家告诉你某件产品的生产商是某大品牌的OEM或ODM产品时,绝不要相信其质量就等同于该品牌。
  
  你唯一能够相信的,是这家制造商有一定的生产能力。 另外,不知大家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到电脑城购买产品(如LCD显示器)时,商家向你介绍某个台湾品牌的LCD显示器的液晶面板是某某日本大厂OEM的。其实这种说法是一个颇为错误的概念。
  
  首先,为保障品牌的质量和信誉,ODM或OEM公司的名称是保密的。如果说穿了A牌子笔记本电脑是B牌子生产的话,那人家还会买价格更贵的A牌子产品吗?因此上述LCD显示器的例子,实际上只是该台湾品牌购买了日本品牌的液晶面板配件来进行生产。质量好或不好,并不能完全相信。那我们该如何识别是否代工厂商采用了知名厂商的配件呢?以LCD显示器为例,目前其核心技术仍然控制在日本和韩国几家大厂商手中。消费者可以从技术指标来进行鉴别。如对比度为400:1的液晶显示器只有日本的日立(Hitachi)和富士通(Fujitsu)等公司生产,而对比度为350:1的产品则主要由韩国三星公司和日本NEC公司生产。
  
  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最怕听到的就是一些似是而非的简称,什么OEM、ODM之类,有时真的听得人一头雾水。不过,只要我们多看多学一些新知识,遇到有销售商家说OEM或ODM的问题,不要怕烦,先回家查清楚,那无论是OEM或ODM,问题都不大了。
  
  依托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分析依托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分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地方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从而带动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本文提出企业和集群的价值链发展需要企业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优势,从而带动企业本身和集群的发展,并结合当前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和集群发展的三个阶段划分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返回列表